close
「下一站:高雄車站 , Next Station:Kaohsiung Main Station」
在捷運上聽中文廣播感覺沒差
但是聽到英文廣播說到「main station」兩字
就忽然覺得高雄車站的地位瞬間上升
有點像是在跟北邊的高鐵左營站較勁般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544142.jpg)
高雄車站目前正在迎接一場大工程
就是鐵改局的高雄鐵路地下化計畫
就目前來說,高捷高雄車站的營運算是踏出重要一步
至少已經將地下四層的高捷軌道和車站空間都設計好了
現在的捷運高雄車站只是臨時站,雖然站體小
但是「麻雀雖小、五臟尚全」
它可是要肩負起未來將近十年的和台鐵、公車的轉乘大任
高雄(火)車站在捷運通車營運後算是完成階段性的先期工程
早在好幾年前,台鐵舊的高雄車站帝冠式建築被挪向東南方
然後中博地下道封閉準備打掉重建,並新建中博臨時高架橋
並在西側興建台鐵高雄臨時站
最後的捷運出口設立並通車
這些所謂的先期工程竟然就耗掉了將近8年的光陰
但是最重要的地下化工程還沒動工
要動工必須等屏東潮州計畫的調車場完工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75.jpg)
(右邊是中博高架橋,前方將會是地下化車站全面開挖的地帶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77.jpg)
(捷運高雄車站現在的出入口,這個出口以後即便地下化完工後仍會保留,當作進出建國路的直接連通出口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72.jpg)
(台鐵高雄臨時站)
由於目前台鐵高雄站和捷運高雄車站的站體都是臨時的
所以兩邊並沒有地下共同通道聯通
兩邊要互相轉乘都必須先到1樓,然後走到對方的出入口
日前被人詬病的台鐵站內捷運指標不清的問題
我那天去看時已經有所改善
在車站大廳及台鐵3樓收票匝門處已經在燈箱貼上捷運方向指示
這樣足以讓乘客知道轉乘動線
在地下化車站尚未完工前,大家就得如此站外轉乘了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73.jpg)
(台鐵1樓大廳東邊出口,燈箱上已有加上捷運方向指示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74.jpg)
(台鐵3樓也有捷運車站指示,走願景館方向或是下左邊樓梯都可以轉乘捷運)
至於原本的高雄舊火車站被移到國光客運總站旁邊後
搖身一變成為高雄遠景館
裡面介紹一些高雄現在及未來即將要動工的重大建設、遠景
還有現在已經規劃完成的市政,幾座立體模擬圖
有空進去逛逛還不錯啦!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80.jpg)
(高雄舊車站,現在是願景館,位於捷運出口東邊,國光總站旁)
而最新通車的高捷高雄車站在位於地下四層
這是為了未來新車站的規劃而如此設計
所以說現在台鐵和捷運相互轉乘須爬上下四層樓
從高捷入口下去需要搭2段超長電扶梯下樓
才能到達地下三層的穿堂層及售票區
然後再下去月台層搭捷運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7870.jpg)
(捷運電扶梯的中間層,需要搭兩段超長電扶梯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328354.jpg)
(捷運地下三樓的穿堂層)
所以現在三座老中青三代高雄車站通通位於一直線上
若我們面向北邊看的話
台鐵臨時站在西側、捷運出入口在中間、舊高雄站在東邊
中博高架橋則從捷運出口上方經過
未來,新高雄地下化車站將在捷運出口北側興建
捷運高雄車站的永久站體也將蓋在新車站正下方
也就是現在地下臨時站體的北邊
而舊火車站也將歸回原位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628691.jpg)
這張是未來高雄新車站的模擬圖,感覺很豪華
中間下面一點點那一小棟建築就是現在的舊火車站
新車站完工後就會被移回正中央
照片前方為中山路
兩棟超高建築物的後方為博愛路
而高雄新車站的樓層配置為
地下1樓為中博地下道
地下2樓為穿堂層
地下3樓為台鐵高鐵月台層
地下4樓為高雄捷運R11車站
不過日前在http://www.ccdi.tw/886taiwan/download/s24.ppt
這份簡報中發現一件事(看下圖比較知)
它將原本在地下1樓的中博地下道移到地下3樓
台鐵高鐵月台層移到地下2樓
而中博地下道南北雙向各以圓弧狀繞過車站中間
如此一來,因地下道繞過所留下中間的空間當作地下3層(另一個穿堂層)
捷運和台/高鐵相互轉乘就可以直接利用B3的這個穿堂層
若是原方案的規劃,台鐵高鐵要和捷運互相轉乘都需要先到B2穿堂層
然後再搭電梯下去各自的月台層,很明顯地舊方案繞了遠路
而新方案,B3捷運穿堂層提供了一條較快的轉乘動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631288.jpg&width=493&height=353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9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9/1/502391/1206631392.jpg&width=525&height=381)
上圖左邊就是原方案的轉乘,明顯繞路
鐵路及捷運相互轉乘都要先上到B2穿堂層再向下
右圖新方案,鐵路和捷運互轉即可到B3穿堂層連結
中博地下道從旁圓弧穿過
個人是支持這項方案
新方案中博地下道挖深
進而改變地下道南北端的出土位置
若是依照新方案,南端中山路出口將南移到七賢八德路間
(只是不知道這樣和運河深度是否有衝突)
而北端博愛路出口則移到遼寧熱河街之間
不過不知道這個想法是否為正式版本?亦或是建議規劃而已?
剛剛GOOGLE一下
有提到這項方案的疑似新聞稿只有這篇新台灣雜誌的介紹
http://www.newtaiwan.com.tw/bulletinview.jsp?bulletinid=77881
裡頭有訪問到台鐵南工處副處長
親口說明新方案的樓層規劃
可信度應該頗高吧?!
更多有關地下化資料還可參閱:http://www.ccdi.tw/886taiwan/ref.html
等了十幾年,又看了這麼多的相關規劃
令人非常期待新高雄車站的完工
高雄鐵路長期分隔市區交通與發展
鐵路地下化後可將這些屏障一一消除
開創高雄市發展的新格局
雖然新車站完工後高鐵不一定會延伸進入
但至少它將是南部的另一個重要轉運點
集結了台鐵、捷運、公車、國道客運總站的整合
也將成為名副其實的Kaohsiung Main Station
和北高雄的高鐵左營站形成南部的兩大交通疏運核心
這是去年三月的文章了
剛剛突然看到所以貼出來給大家分享(尤其是高雄人 科科)
全站熱搜